close

旋轉RIMG0352.JPG 

 

 

 

下著雨的星期日夜晚,我們走去城市舞台看「春之祭」,這可是我們第一次欣賞芭蕾舞(看DVD不算)。原本是星期五晚上的場次,因為莫拉克颱風來襲而延後,看了電視報導颱風重創南部的新聞心情沉重,本來想退票算了,但想到這也是Zoe的第一次,怎可狠心剝奪?

 

 

「春之祭」是旅歐編舞家余能盛的作品,上半場將莫札特的音樂《小夜曲K525》和《第25號交響曲》編上古典芭蕾舞,下半場則重新詮釋史特拉文斯基的《春之祭》。在TSO(台北市立交響樂團)的伴奏下,莫札特優美的旋律本身就是輕快的舞曲,舞台上的芭蕾舞者似乎把音符給跳出來了,讓我從不同的角度重新認識了這兩首曲子。樂章之間有6位舞者打扮成莫札特時代的人物來點出樂曲的背景,其中一位男士(看他的身形,我猜想應該是女舞者扮演的),舉止輕挑,逗弄著3位仕女,最後一幕還從仕女的大蓬裙下鑽出,扮演的角色應該就是莫札特吧。雖然曲風較為明快,所以舞蹈動作快又多,但是古典芭蕾動作的嚴謹和一致和形式上的完整都兼具,非常好看。莫札特的歌劇裡也有芭蕾舞的橋段,只是那時候硬鞋還沒出現吧?

 

 

史特拉文斯基的《春之祭》是以古老的俄羅斯宗教儀式為題材,敘述純潔的少女被當成祭品獻給春神,她得不停的跳舞至死方休。而余能盛則以現代的台灣為題材,都市叢林中人群的疏離,暗喻我們都是高科技產物下的祭品。這支舞是以現代芭蕾呈現,雖然女舞者仍大量使用足尖,但是動作比較接近現代舞,男舞者也出現不少的地板動作。為配合音樂詭譎的調性,舞台燈光陰暗,動作混亂,把人與人之間的疏離、不健全的關係表達出來。雖然距離舞台頗遠,我依然可以接收到舞者想要掙脫桎梧的吶喊和無奈。好的舞者透過肢體動作就能把意念傳達得淋漓盡致,比演員還厲害。

 

 

我們坐在二樓的位置,原本嫌位子不好,後來發現不僅動作看得清楚,連舞台景深、舞者的立體排列和動線都一目了然,還不錯呢。芭蕾舞者修長的身材和高雅的氣質,加上美麗的服裝,和美妙的樂團演奏,整個就是賞心悅目啦。

 

 

問兩個小朋友第一次看芭蕾舞的感覺,Darren說他最喜歡上半場,被我們嘲笑,因為上半場他睡了一大半。但也不能怪他啦,有冷氣、舒服的座位和又美的音樂,還真適合入眠呢。Zoe也說喜歡上半場,覺得動作優美極了,對於“有點恐怖”的《春之祭》不大能接受。1913年,前衛的《春之祭》首演時引起級大的騷動,當時的人們對於這種不和諧的音樂根本不能接受。2009年的今天,現代版的《春之祭》在6歲小孩的眼中還是逃不過這樣的宿命啊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phelia03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