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旋轉RIMG0590.JPG 

 

 

野柳地質公園是個值得細細觀察的地方,別看它光禿禿像沙漠一樣,卻有非常豐富的地景型態。中段約50公尺左右,就能看到海蝕洞、海蝕溝、蜂窩石、燭狀石、豆腐石、蕈狀岩和壺穴等特殊地形,好像在尋寶一樣處處驚喜。

 

 

我們頂著9個太陽般的大熱天到毫無遮蔽物的野柳地質公園,是個非常錯誤的決定。Darren說《女王頭》的頸子越來越細,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給斷了,最好趁早去看看。既然他這麼有心,而且野柳就在翡翠灣回台北的路上,我們只好捨命陪君子。不過這樣的興致顯然打敗不了太陽的熱情,撐到後來兩小都是皺著眉頭走路,很多細節還沒看到就落荒而逃。不過,我們都覺得公園維護得相當不錯,景色優美,是個值得一看再看的地方,當下決定等氣候稍涼時還要再來尋寶。

 

 

我們看到的這些地景其實是海洋中的岩層,大約67百萬年前菲律賓板塊向西北方慢慢移動,撞擊歐亞板塊兒產生的巨大力量,使得岩層發生地質作用,同時也發生了造山運動,把岩層逐漸推出海面。造山運動仍在發生當中,所以我們後代子孫看到的野柳應該和我們今日看到的樣貌不同吧?我對DarrenZoe說明“海枯石爛”的涵義,又說若有人“等到花兒都謝了”,根本無法和“海枯石爛”相比擬,因為“曇花一現”也不過數小時到一天的光景啊。而海枯石爛原本是漫長歲月帶來的改變,若我們任意糟蹋大自然,這改變就會有如曇花。這是漫長歲月帶來的寧靜改變,每一個世代都有責任為保護這片大自然的完整而努力,不然以後的人怕享受不到這樣的美景了。

 

 

好不容易走到《女王頭》,相機跟人一樣都沒電了,只好用雙眼把美景記錄下來,等待下次再拍了。而且DarrenZoe還有一個任務未了,他們想為野柳找出另一個代表性的特殊地景,萬一哪天《女王頭》倒了,還有個新景點呢。 

  

 

  

 

旋轉RIMG0589.JPG 

後頭是一片粗頸蕈狀岩,又稱蘑菇岩,上下岩性不同,上層抗侵蝕力較強,下層較弱而形成上粗下細

(天氣太熱, Darren都笑不出來了)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旋轉RIMG0592.JPG 

這是細頸蕈狀岩,女王頭屬於此類,再侵蝕下去就會變成斷頸蕈狀岩 

 

 

  

 

 

RIMG0598.JPG 

  

 

 

  

旋轉RIMG0599.JPG 

空氣.水和岩石內含的鐵發生氧化作用,形成帶狀花紋,稱為風化紋.

  

  

 

 

旋轉RIMG0602.JPG 

海石平台的底部受海水侵蝕而下凹,小石粒或沙掉入凹處,旋轉的水流使小石粒滾動磨擦,使得凹處更往下凹,而形成海蝕壺穴 

 

  

 

 

RIMG0603.JPG 

厚層沙岩與上頭的蜂窩研岩 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phelia03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